我在台灣時,已有Bobo跟Wednesday兩隻陪伴我八年的貓。
Bobo是取其喜歡「撥」東西的諧音,Wednesday是從黑色幽默的電影-
「阿達一族」中總是穿著黑色的冷漠女孩-聯想而來的名字。
來美國後,我仍一直十分想念她們,即使牽手承諾有天要將她們接來美國,可是,
只要在街上看到黑貓,我還是叫Wednesday,虎斑貓就喊Bobo!
他已經有兩隻吉娃娃-洛基(Rock)、琪琪(Chi)和蜥蜴-澳茲(Oz)很多年了。
所以,我一直壓抑著想念多年同伴的思念。
就在結婚前一個月,蜥蜴鼻子受到創傷沒好,病得厲害,牽手不得已將他放生,
清走大籠子後,我心中想要有貓的慾望卻日漸升高...
(小娜第一張照片,由牽手在獸醫院用手機拍的。)
牽手禁不住我一再要求,於是上網查詢兼四處打聽,
終於,找到一所獸醫院有等待領養的小貓咪,聽說護士都叫她「Ugly cat」。
(第一天到家,剛剛動完結育手術,睡得很熟的小娜)
(睡醒後,精神奕奕的玩毛線球,完全不怕生。)
她有很多混合色彩在身上,像極了深秋時遠處的山。
結合了Wednesday的聰明,及Bobo的傻氣,才一個月就記住自己的名字。
(專屬的午睡位置。→ 到家第三天)
熟悉新環境是貓的天性,常常在角落鑽來鑽去,身上一層灰。
不過,很快就肆無忌憚的家裡躺來滾去了。
(娜:我在要等開飯喔!→ 農曆新年)
(在剛舖好桌巾的餐桌上伸懶腰。→ 結婚週年)
感謝妳,好心的匿名女士。謝謝妳送她到醫院,照顧我的小女兒。
小娜的全名叫做娜塔尼亞(Natanya),西伯來文的意思是「上帝的禮物」。
她確實是。
*獻給不知何時再見面的Bobo和Wednesday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