﹝2人份﹞*1人份約320卡
半顆洋蔥切碎,加入一熱油鍋略炒至半透明後,
加2隻雞腿(或是去皮去骨的雞胸肉),我還有加雞脖子一起煎。
雞皮成金黃色後,加入3杯水或高湯(約750g),
加兩大匙鹽巴(加鹽的高湯就省略)和一小匙胡椒。
到這個步驟是做高湯的部分,可以加切碎的胡蘿蔔和芹菜增加風味。
我喜歡吃辣,放了乾辣椒和一些新鮮荷蘭芹(Parsley)。
雞肉中火煮30分鐘後,取出放涼,去皮去骨切小塊。
然後鍋裡撈出1/2杯高湯放涼。
接下來是做麵團的部分,1杯高筋麵粉和1/2杯中筋麵粉,
加入涼的高湯,混合成麵團。
麵團揉到不黏手,
放入加一點油的夾鏈袋,包裹大毛巾在地上用腳踩,
這是中式麵條做法,用腳踩法揉麵較省力,或用手或用機器揉
約25分鐘,揉到麵團不沾黏,再靜至15分鐘讓麵團鬆弛。
我會踩幾下甩幾下袋子,讓麵團均勻被「蹂躪」。
一邊看看電視,一邊跟貓玩,只要踩10分鐘就可以了,
在地上揉麵時,小娜也來幫忙呢。XD
桌面上灑麵粉,將麵團桿開到很薄(約0.1公分),
用刀子切成寬的長條,我喜歡用切披薩刀做這個步驟。
這時湯鍋開大火,湯滾後將一條條的麵撕成片狀,下鍋煮。
要不時攪拌喔,以免麵團黏鍋,雞肉塊也下鍋繼續煮。
再煮10分鐘,這樣就完成了!
註:美國阿嬤的麵團做法─
1-1/2杯中筋麵粉+1顆蛋+1/2杯雞肉高湯,
全部混合,稍微揉一下,放進冰箱約30分鐘至一個小時。
接下來的程序一樣。
這種做法的麵團,揉得不夠透,需要很多麵粉去桿麵防沾黏,
煮好後鍋裡像勾過芡般糊糊的,只用中筋麵粉的關係,
麵吃起來也比較沒有嚼勁。
不過,阿嬤的方式比較簡單,一氣喝成就煮好一鍋了。
而我喜歡中式麵條的口感,所以就用中西合併的方式煮!
Enjoy!!